綠色富士康發展理念契合消費新趨勢,引領智造新風尚!
每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縈繞在大多數消費者心中的是“咨詢”、“購買”、“投訴”等關鍵詞。如何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企業平臺建設如何實現“穩步進步”,增加消費者青睞?今年1月,相關權威機構發布了《2023年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表明疫情沖刷后經濟市場朝著“逐步復蘇”的發展方向發展,為企業未來品牌發展規劃提供有益指導,刺激消費市場休眠強勁的經濟動能。
報告巧妙地展示了去年的消費面貌,通過專業數據調查得出的結論反映了消費者的消費群體形象。在今年的報告中,“綠色時尚”的消費趨勢也顯示了大多數消費者加強環保理念,“綠色時尚”作為消費的新趨勢,購買者對商品的選擇不僅滿足于外部,而且注重隨后的環境保護或可持續發展,這種消費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綠色消費市場的熱情,對企業隨后的業務營銷和平臺規劃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這一消費趨勢正好符合鴻海富士康實施的ESG戰略。2022年4月22日,富士康科技集團正式提出ESG可持續發展環境領域的“綠色智能循環經濟”兩大核心戰略,引領可持續發展環境。制造業的科學生產迎合了綠色時尚的新趨勢,集團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部署從未停止過。對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我們生產的產品不僅要從質量出發,還要從綠色經營中實現凈碳循環,從而增強消費者的品牌信心。
為配合全球能源轉型和低碳經濟發展,集團繼續通過自建和收購的方式增加屋頂和地面太陽能電站的裝機容量,同時通過直接采購清潔能源,提高集團清潔能源的使用量和比例,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集團近90%的具體凈碳循環工作來自電能使用。因此,集團環保總部在提高用電效率、增加綠電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落實ESG減碳目標,滿足園區需求。近日,鴻海-富士康宣布與威斯康辛在地企業、WEC能源集團子公司Weenergies簽署兆瓦級太陽能發電合作項目。Wenergies將在鴻海-富士康威州公園安裝約2000塊太陽能電池板,預計年發電量將超過150萬度,供應園區發展運營所需的能源。
鴻海-富士康威州公園
目前,富士康集團自建太陽能調查組已加入大陸各園區,調查園區現場情況,開始建設太陽能發電站。
富士康集團在廊坊自建發電站
實現節能、減碳、綠色發展的目標,不僅是年度規劃,也是建立行業新基準,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的新模式,幫助工業制造企業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集團正在規劃以生態資源為核心要素的生態產品第四產業相關研究,提高資源的高效利用,實踐集團“智能環保培育核心,優化生產環境治理,創造可持續發展,共同創造美好未來”的ESG初衷。
早在富士康集團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環保優先的原則,并在建廠之初引入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并完成驗證,以規劃-執行-檢查-行動(P-D-C-A)該模式促進了持續的改進。通過確認組織生產、活動和服務的環境考慮,評價環境考慮及其環境影響,比較其嚴重性等因素,確保提前找出重大潛在因素,制定改進措施和操作程序,減少重大潛在影響的防范。此外,集團的環保處理設施與工廠生產同步進行,確保廢水、廢氣和廢物的排放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
綠色富士康目標: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以2020年為基準年,碳排放量較2025年下降21%;2030年降低42%;2035年降低63%
到2030年,綠色電力使用占比超過50%至2025年,廠區工業污水排放水質監測系統建設率為100%
到2025年,至少建立3個空氣質量系統監測示范廠區
到2025年,用水密度下降6%
到2025年,廠區塑料內循環比例超過60%
到2025年,至少取得5個廢棄物零填埋黃金級認證(UL2799)廠區
富士康科技集團通過引進ISO5001能源管理系統,通過第三方驗證,系統管理集團的能源利用,識別降低能源利用和提高能源效率的風險和機會。同時,富士康集團分別制定了《節能審計操作辦法》和《節能管理審計辦法》,繼續推進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充分探索節能潛力,促進集團轉型升級,提高質量和收入。大陸工廠每年開展年度集團能源效率評價工作,選擇優秀的能源效率標桿案例進行分享和表彰。各園區根據環保理念開展園區特色專項方案,實現生產節能一體化,使科學節能在生產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制造業的綠色轉型進而創新發展,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減少制造業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只有企業長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繼續在這片制造藍海中乘風破浪。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也成為集團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集團發展的上下游。同時,作為消費者放心品牌的鎮靜劑,也是行業綠色智能制造的基礎。
我要推薦
我要報名